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新闻宣传 >> 正文

学校召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2-12-08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落实好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工作部署,12月7日,学校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会议对各二级学院专业调整情况进行初步论证。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政办、宣传部、纪检监察室、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发规处、招就处、国资处、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督导室、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行政负责人,学校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贾庆成主持。

贾庆成在会上宣布了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专家组成员名单,对专家组成员的职责进行了说明,并从双高建设引领下新一轮专业建设呈现出的四个“更加注重”的特征,阐述了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意义:一是更加注重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由原来的以专业为单元发展为以专业群为单元,打造“联合舰队”,形成集群合力。二是更加注重专业的综合化、复合型发展。这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数量压缩的原因。三是更加注重与市场的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不再面向整个社会,而是聚焦区域、产业、行业,精准化提供服务。四是更加注重品牌打造。各院校专业群、专业按类型全国都有排名,我校仍有差距。作为学校今年“三大工程”之一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当务之急是精简专业,将专业数量压下来、水平提上去。

王伟校长就学校本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提出要求:一要统一思想。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紧跟时代变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一是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可持续性需求;二是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专业规划;三是考虑专业师资队伍、实训教学条件等的配套。从而形成发展重点专业、支持新兴专业、优化竞争专业的良好局面。二要明确目标。一是明确调整专业的目标,专业设置要突出特色、适应社会需要;要立足现实、符合学校实际;要对接产业、围绕产业需求;要精简数量、撤销低质专业和解决同质化问题。二是做好调研论证,要契合产业发展,避免专业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要研究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的规划和趋势;要研究专业在生源数量、师资力量、实践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要充分汲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三要落实责任。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要考虑学校长远发展;二是加强研判、增加工作的前瞻性,不盲目增删,要考虑新兴专业;三是与时俱进、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专业评价、反馈、调整常态化。

会上,教务处处长杜恒对学校专业基本情况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与航空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测绘环保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8个学院负责人,依次汇报了本学院专业群及体系建设情况、各专业发展现状、下一步本学院专业设置及建设计划等;专家组及与会人员进行了质询和讨论,并对8个学院的专业设置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温道军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肯定,认为这是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温道军指出,搞好学校专业建设,一要面向发展,搞好专业优化调整工作。学校目前面临再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期,专业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首位,要深入研究、细化、调整,一是研究省委省政府《永利总站15856深化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河南省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二是研究专业优化调整的原则: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优化布局、服务发展,类型定位、完善体系,强化内涵、质量为先;三是下定决心做调整,对于发展不利的专业要壮士断腕,集中优势资源办优质专业。二要对接产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一是密切对接国家战略,在制造强国、军民融合、乡村振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到真正对接;二是对接区域和行业,要研究河南“十四五”规划、河南省高端产业集群、南阳十大行业等;三是落实好河南省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五大计划:传统专业提质计划、新兴专业扩容计划、未来专业培育计划、特色专业赋能计划、骨干专业升级计划。三要打造品牌,提升专业(群)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一是全国排名要摸透,专业群发展指标要定好;二是军工特色要鲜明,军工专业要研究;三是产教融合要突破,军工职教集团和机电设备与自动化职教集团要活起来、产业学院要建起来;四是实习就业基地学校要有总体设计,各类企业数量要定指标;五是要有标志性成果,各维度观测点要理清。四要及早谋划,做好专业升本准备。升本专业不是大专的延伸版和普通本科的转型版,要加强学习,及早规划学校升本专业今后的发展。五是落实责任,努力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常态化。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协同引领机制、质量评价机制;二是责任到人,实行院长责任制,不因人因事设专业、不盲目建设浪费资源;三是集中优势支持骨干优势专业,将资金、人才、实训等资源向优质专业倾斜,争取打造1-2个全国知名专业;四是宣传典型,营造齐心合力建专业的良好氛围。温道军强调,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必须下真功夫进行优化调整,建强专业、增加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供稿/教务处    撰稿/张方方    摄影/杨纪争    单位审核/杜恒    编审/袁贤)